欢迎来到kok网站,168最新版官网登录,kok网站app官网下载最新版,kok网站官网入口,yb官方网站,kok网站APP官网下载,yobo体育登录,kok网站app官方下载,kok网站app官网入口,kok网站官网APP下载,168官方下载

服务热线:400-800-6368

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舞蹈教育教师团队介kok官方网站绍

 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大学,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是国家级少数民族艺术重点学科基地,是中国民族舞蹈家的摇篮。经过60年的发展,舞蹈学院已经成为融少数民族舞蹈教育、表演、科研、创作为一体的民族舞蹈艺术中心。现设有本科、研究生、博士3个层面的学位,涵盖舞蹈教育、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导三个专业培养方向,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是国家级少数民族艺术重点学科基地,被誉为中国民族舞蹈家的摇篮。在培养有特色、综合素质全面、有较高实践与理论研究能力的民族舞蹈高级专业人才的同时,还肩负着继承、发展、弘扬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重任。建校以来,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教育硕果累累,培养了数千名优秀的民族舞蹈人才。他们活跃在全国各民族地区的文艺团体、艺术院校,其中众多的佼佼者已成为了舞蹈艺术领域中杰出的表演艺术家、教育家、研究型学者。

  数十年来,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,出版了《东方风韵》少数民族舞蹈系列教材19部、其中《藏族舞蹈教材》获得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十三五规划教材。出版学术专著、发表学术论文数百项,教学科研获奖190余项。创作舞蹈作品200余部,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《奔腾》、《长白祥云》、《翻身农奴把歌唱》、《草原汉子》、《葡萄熟了》、《红河谷·序》、《东归英雄》、《废墟上的赞歌》、《布衣者》、《阿里路》、《情深意长》、《阿嘎人》等国家级专业比赛金奖作品。多年来在全国艺术院校“桃李杯”舞蹈比赛,“全国舞蹈比赛”、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比赛,以及国内外其他各类舞蹈大赛中,荣获创作、表演金、银、铜奖上百项。

  2017年学院组建了“民族舞蹈教育教师团队” 入选教育部首批201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名单。该团队荟萃了来自藏族、蒙古族、朝鲜族、回族、土家族、赫哲族等9个不同的民族舞蹈教学精英,他们拥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顶尖的创作水平,具有丰富教学经验、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。学历、职称结构合理,老中青相结合。老教师阅历丰富、成绩卓著,中年教师素质高、能力强、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,专业上卓有建树。青年教师作为舞蹈教育界的新锐,已经初露锋芒。团队成员除95%均由专业教师组成,其中院长、副院长、教研室正副主任6人,其它成员均为省部级专业成果一等奖以上获得者、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、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和科研项目的主持人。团队中汇聚了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舞蹈教育家、编导家和国家级表演艺术家,他们在担任高层次的民族舞蹈教育方面具有绝对优势。

  针对民族舞蹈教育、表演表演人才的培养需求,创建了《民族舞蹈技术技巧》特色课程,突破一直以来沿用的芭蕾、中国古典舞、现代舞三大训练体系,为民族舞蹈人才的培养打开了新的途径。该教材的出版和在CCTV的舞台展示,为全国民族舞蹈教学树立起了一面特色教学的旗帜。专业理论类的《中国民族舞素材采集法》、《中国民族舞教材编创法》、《中国民族舞教法》等课程。共同完善了舞蹈表演本科专业的中国民族舞蹈教育课程。为学生从课堂走向舞台、走向社会进行艺术实践和教学实践而奠定扎实的基础。

  编导课程教学纲要的制定一直遵循编导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,系统科学的制定与执行。编舞技法课程教学与实践中鼓励并提倡学生创造、创新、突出的个性,成为与社会接轨的创新人才,通过有计划、有步骤,系统科学的编舞技法学习,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编导专业技能,该系列编舞课程发现并开拓学生的编创潜质及全面、优质的综合素质。学院近几年的改革力度较大,成效明显。把本科学生的舞蹈专业课时数减少,提高课程含金。

  在《现代舞身体语言》课程中采用海外高校的讲授、辅导、讨论等方式共同构成的课堂教学模式。尝试课堂教学与大自然体验、与演出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,注重学生身体的技术技能和专业理论结合,提升思辨能力与自主性学习能力。在培养其实践能力的同时,强调从实求知。

  此外,教授和副教授均开设相应的本科核心课程,研究和探索民族舞蹈的发展的新动态。教师常年带学生深入民族地区进行采风,将科研项目与教学环节相结合,致力于实践成果的转化。学院一直倡导实践教学,在教学环节中增加实践课程的分量,通过定期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实践采风为契机,提升学院在教学和科研上的民族特色,尤其是民族舞蹈创编成果累累kok官方网站

  教学中科研推动着高水平的教学,在第一届至第十一届全国艺术院校“桃李杯”教育教学成果展演、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比赛以及国内外其它各类舞蹈大赛中,多次荣获舞蹈创作、表演和教学的金、银、铜奖等各类奖项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,采用编创、个人表演、集体即兴舞蹈、幕后策划等不同形式,参加各种演出活动,并通过这种演出活动,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其中,既是创作者,又是表演者。在这个参赛过程中,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和编导实践能力。以12级舞蹈编导专业学生为例,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获奖舞蹈作品成果累积达21项。其中国家级奖项2项,省市级奖项16项。创作奖共计11项,因编创而获得的表演奖共计10项。

  从帅帅、赵帅(赫哲族)两位教师主编的《花开中华》、《爱我中华》、《多彩中华》三部民族韵律操现已被北京市各大、中、 小学广泛学习,在北京市迅速推广。多年来他们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,带领舞蹈学院的本科生、研究生, 前往各中小学示范、辅导及验收。目前,不仅中央民族大学的所有普通大学生都能跳民族韵律操,北京市的中小学也迅速普及开来。通过韵律操传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,促进了民族共融,为和谐社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。

  团队成员沙呷阿依(彝族),担任四川省凉山州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理事长,中心成立十几年,救助了两千多名儿童,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各项慈善公益活动,例如:近期为“爱心班”孩子编排了一台音乐会《玛薇花开-凉山彝族乡村儿童音乐会》任总导演。

  团队成员丛帅帅(赫哲族),自2012年学习舞蹈治疗(一种通过身体动作去发现自我和疗愈自我的学科)起,分别与北京市残联温馨家园、北京市残联康复中心合作,为社区残障人士和孤独症儿童用舞蹈治疗的方法做康复辅助性练习,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。为我国针对残障人士和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开辟了一扇新的窗口。于2016年,带领学生党员与残联共建“红色1+1”项目,这也增进了学生对于舞蹈专业的认知,开拓了学生用自己所学专业服务于社会的思路。在各方努力下,2017年舞蹈治疗正式在北京市残联挂牌,这也就意味着全国首例舞蹈治疗进入正轨治疗行列。

  杨敏教授(壮族)多年来致力于中小学舞蹈素质教育的发展。连续十年在北京市金帆舞蹈团进行现场指导和授课,客观分析中小学舞蹈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,精心研究、记录每一阶段学生、教师和学校对于舞蹈的要求以及需求的差异性,2017出版了《中小学民族民间舞蹈特色课例教材》。“杨敏舞蹈工作室”在北京市密云区教委正式挂牌成立通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,促进山区舞蹈教育的健康发展。被评为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“四个一批”人才和2016年度中国中小学舞蹈教育年度人物

  团队的组成模式是学科带头人+学术带头人+青年学术骨干教师。旨在通过“传、帮、带”作用,在夯实教学基础的同时,开展科研活动,以科研促进教学。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中老中青结合的优势年,将教学经验、承上启下和开拓创新集合在一起,不断探索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新模式。同时,政治思想工作当先,全队21名成员中有党员人数12人,在马捐书记的带领下,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团结全体成员,同心协力,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、十九大精神,围绕人才培养中的教学科研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的工作,不断发展创新,提升学科建设水平。通过团队成员的良好协作,挖掘集体的智慧,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成员的能力,提升民族舞蹈学科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。

  虽然年过六旬,作为学校“优秀人才”的聘用专家,仍然在为民族舞蹈教育事业勤劳工作,不但兢兢业业教学,高质量完成本科、研究生教学工作,还常年指导硕士、博士研究生多人。在理论研究方面勤于钻研,三十多年来从不停息。他曾发表过百余篇学术论文,2013年后发表了“艺术表征文化的包容性-从唐代乐舞的兴盛谈起”等十余篇论文;曾主持“中国朝鲜族舞蹈史”等省部级项目5项;出版《民族舞蹈钩沉》等专著6部,合著《中韩艺术交流史》等8部,译著2部。主编《民族舞蹈学研究》等3部著作,在全国舞蹈理论界有较高的声望。

  著名的舞蹈编导徐小平教授(土家族),在全国舞蹈编导专业有较高的声誉,她的国家级金奖作品“东归英雄”“翻身农奴把歌唱”已成为舞蹈经典作品。她培养了50名硕士研究生,指导学生获奖的作品就有50余部。2014——2016年间获得“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”“北京市先进工作者”“宝钢基金及优秀教师教学奖”等荣誉。

  作为团队负责人,她肩负着学院管理和专业课一线教师的双重工作。虽然担任领导工作十二年,始终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,不但保持高质量的教学,还对民族人才的技能培养进行不断探索,用10年时间完成了特色课《民族舞蹈技术技巧》《民族舞蹈技能训练之教学模式研究》等教材和专著的出版。主持了6项省部级、校级的教改立项、特色教材和社科基金预言工作坊项目。在“管理者”与“教师”之间、“教授”与“服务者”之间灵活转换,近十年来率领策划团队为毕业班打造了十余台“毕业晚会”,六年推上了CCTV3综艺频道的“舞蹈世界——青春梦想季”的舞台。她荣获过国家级、省部级的“园丁奖”“创作奖”“指导教师奖”18项,2016年获校级年度优秀员称号。

  作为彝族教师,几十年如一日为彝族民间舞的教学和创作而努力工作,不但彝族舞蹈课程教学方面成绩卓著,推出了“彝族舞蹈单元课”出版了《彝族舞蹈教材》,而且在2015年第十届荷花杯舞蹈大赛中所创作的彝族女子群舞《情深谊长》荣获“荷花杯作品金奖。2017年创作的舞蹈《石林情深》获得北京市舞蹈大赛金奖,入选中宣部主办的第十一届“荷花杯舞蹈比赛”决赛圈。

  崔月梅副教授(朝鲜族)、苏娅菲老师:她们不但分别在朝鲜族舞蹈教学和编导课程教学方面卓有建树,而且合作编创的朝鲜族女子群舞《阿里路》2015年获第十四届“北京市舞蹈大赛”作品奖,创作一等奖、表演一等奖;第十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作品金奖。苏娅菲老师编创的舞蹈作品《葡萄熟了》获第十届文华艺术院校奖——“桃李杯”作品金奖。

  青年讲师格日南加(藏族)、从帅帅(赫哲族):在藏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卓有建树,在舞蹈创作方面的更有骄人的战绩。2015年编创的藏族男子热巴群舞《布衣者》第十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作品金奖。北京市委、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了“北京市文学艺术奖”;2016年8月第十一届“荷花杯”比赛中格日南加老师编创的作品《阿嘎人》获作品奖。从帅帅老师的《梦宣》入围了决赛圈。

  团队的所有成员都有各自的专业长项和不一般的成就,在后续的报道中将陆续推出。总之,这个团队充满了朝气,充满了战斗力,他们将在“黄大年同志事迹”的感召和鼓舞下,在十九大的精神引领下,更团结努力,为民族舞蹈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!(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马云霞)